为拓宽研究生的国际学术视野,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全面推进卓越研究生人才培养,学校选拔15名研究生于7月23日至8月20日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简称:LSE)交流学习。本次LSE短期交流项目旨在加强与海外高水平大学的学术交流,帮助研究生更好地了解国外的学术环境、学习先进的研究方法及理论实践,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的卓越高等人才。
一、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简介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创立于1895年,是一所享誉世界的顶尖名校,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并称“G5超级精英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下设25个学术科系与23个研究中心,优势学科包括社会科学、管理学、金融、商科、经济学等,校友及教员之中包括18名诺贝尔奖得奖者与37名政府或国家元首。
二、学生感想
1. 黄容艳(21级区域经济学硕士生)
我一直觉得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见天地、见他人、见自己的过程,所以我很感谢学校给我们搭建了出国访学平台,让我们有机会探索外面的世界,体会天地的无垠。为期四周的课程学习转瞬即逝,从第一周的茫然无措到最后一周的逐渐适应,这种新奇的经历对我而言既是挑战又是财富。伦敦政经暑校经济学课程的任务并不轻松,每一节课都是一个新的章节,每天有两三篇几十页的阅读材料。但是在伦敦政经交流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全然不同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方式,小组讨论始终围绕着整个课程。作为人文社科的学生,我认为与不同国家的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不仅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对经济学的思考方式,而且更能提高知识输出能力。
2. 龙影诚(23级金融学硕士生)
在LSE暑期学习交流的这段时间里,我获益匪浅,收获良多。这是一个提升学术能力和开阔国际视野的宝贵机会,我深知自己是多么幸运能够参与其中。同时,我也十分感谢浙商大开展这次访学活动,这段访学经历时光让我感到无比欣喜和充实。
首先,我对LSE的师资队伍印象深刻。教授们不仅在自己的领域内造诣深厚,而且教学方法独特,充满了激情和启发。他们不仅传授了我丰富的学术知识,还教会了我如何独立思考、拥有批判性思维,这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其次,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交流互动也是我难忘的经历。在课堂上,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们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见解,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在课余时间,我与不同国家的同学一起探索伦敦,互相了解彼此的文化和习惯,这种跨文化交流让我受益匪浅。
此外,LSE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为我的暑期交流增色不少。我参加了许多学术讲座、研讨会和社交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各个领域的前沿研究,还让我建立了更广泛的社交网络,结识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人才。
总的来说,LSE的暑期学习交流是我人生中宝贵的经历。我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进步,还提升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这段经历将激励我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道路上继续努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奋斗。感谢浙商大和LSE为我提供了这么难得的机会,我将永远铭记于心。
3. 郦楚悦(22级金融学硕士生)
在参加这个项目之前我就有出国学习交流的想法,因此当看到研工部开展LSE的交流学习项目时,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我也十分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访学机会。我认为来到异国他乡访学就是脱离固有的“舒适地带”,逐渐融入当地文化的过程。当我们在海外学习的时候,所处的地域历史人文以及社会文化都会是你的“老师”,而且与在国内接触到的截然不同,这些都会迫使个人摆脱“舒适地带”,而去接受更多更新的知识体系。同时,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一起上课也锻炼了我的文化接受能力,以后进入企业也可能遇到各式各样的人,快速吸收和接纳新事物的能力有所提升对我今后的职业发展尤为重要。
4. 刘旭慧(22级法律硕士生)
与国内教育的最明显区别在于,国内上课可以先听,课下再复习;而英国的教育模式下,你必须先自学,才能上课和互动。每门课程都会列好每周的reading list,分为required reading(必读)和further reading(选读),一般required reading是2-4篇学术论文,further reading则是十多篇文献和书籍。每节课上课前,必须把必读文献读完,才能来上课,否则,一是不读你听不懂;二是不读老师课上提的问题根本回答不上来;三是没有办法参与小组讨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有真正思考了才能够有所提高。我认为,这种在课堂中培养理性的思考方式和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对我们个人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5. 潘心悦(22级法律硕士生)
一个月的访学生活转瞬即逝,在这里,我遇见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深入体验了世界顶尖大学的学习氛围和生活。语言不通可以说是学习上的最大障碍,看其他外国同学在课上畅所欲言,不断和老师沟通交流,其实我是有些略感失落的。国外课堂与国内最大的不同是老师经常需要学生去输出内容,每节课都要小组讨论然后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观点,老师经常说的话就是“great”、“good question”,这种鼓励式教育让每节课堂的气氛都很活跃。此外,这一个月也让我充分体验了伦敦生活,阴晴不定的天气、随处可见的鸽子,Big Ben的钟声以及每天都能收获好几句的“have a nice day”...总之,这一趟不虚此行。
6. 徐艺圆(21级英语笔译硕士生)
在LSE学习的每一天都让我印象深刻。我在这里不仅接受了世界一流的教育,还结识了来自各个国家的优秀同学。这里的老师专业知识丰富,对待课程十分认真,我在这短短的四周里学习到了许多关于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这里的同学也很友好,我们互相交流讨论,也一起结伴出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作为国际金融和文化中心,伦敦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在伦敦的这一个月,也极大的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
7. 吴晓宇(23级工商管理硕士生)
在英国学习交流的这段日子里,我深切感受到了英国丰富的历史文化,拓展了自己的视野,也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英国优质的教育体系和顶尖的师资力量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们一起合作学习,不仅拓展了我的人际关系,也让我领略了多元文化的魅力。
在英国学习管理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受益匪浅。在授课老师清晰明了的授课安排及积极鼓励的教育方式下,我更深入地理解了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并学到了如何制定管理战略决策,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同时,我也更深刻地认识到管理对于企业和组织的重要性,在专业知识领域有了极大的收获。
这次访学交流,不仅使我在学术上取得了进步,还进一步提升了我融会贯通的能力,这对于我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所以我真心感谢母校在我研究生入学之前就给了我这么珍贵的访学机会。
版权所有 ©2021 浙江工商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All Right Reserver. 技术支持:苏迪科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邮编:310018 联系电话:(86)571-28008000 Email:gjc@mail.zjgsu.edu.cn
浙ICP备05073962号丨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